據聯合國大學報告指出,2014年全球大約產生4100萬噸電子垃圾,預計到2018年可能就會沖破5000萬噸大關,僅不到1/6被回收利用,這對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如何妥善處理日益增加的廢舊電子產品,已成為包括我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尤須解決的問題。廢舊電子產品主要有翻新再利用、元件拆解再利用和提煉貴金屬等三大處理方法。其中,翻新再利用被認為是最有效、最經濟、最環保的方法。
南商(中國)不久前攜手上海眾谷公益青年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眾谷公益”)發起的“愛傳遞`再生計算機教室”公益項目,於2015年9月11日共同舉辦了閑置計算機的捐贈活動。旨在推廣及踐行對廢舊電子設備進行“環保、公益、循環經濟”綜合處置的模式和理念,保護環境、傳遞愛心。
南商(中國)總行此次向眾谷公益共捐贈了30臺淘汰閑置的電子設備,包括20臺臺式電腦、10臺筆記本電腦以及相關電子設備物件。這些電子設備交由專業機構進行分揀和檢測並實現再生後,幫助偏遠地區鄉村學校建設電腦教室,成為鄉村孩子們的好夥伴。電腦教室建成以後,眾谷公益還將對其提供持續服務,以同壹區域多點化持續建設,保證持續支持及監督,包括遠程跟蹤指導、當地誌願者監督、定期回訪、軟硬件維修及升級、替換收回並環保處置無法使用的報廢電腦等,讓鄉村孩子們也能親身體驗便捷的信息時代,擁抱精彩的大千世界。
電腦都去哪兒了?2015年10月13日,我行捐贈的9臺筆記本已用於捐建西藏日喀則定日縣崗嘎鎮東巴完小電腦教室(共配置35臺筆記本)。定日縣崗嘎鎮東巴完小--這是西藏距離珠峰最近的學校。東巴完小共有14名老師、179名學生。學校裏壹直沒有電腦。這些珠峰腳下的藏族老師學生們,期待觸摸大山外的精彩世界。電腦教室建成後,人生中的第壹節電腦課,孩子們表現得非常專註和踴躍。
2015年12月17日,我行捐贈的13臺再生臺式主機已用於捐建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城東小學電腦教室(共配置29套臺式機),安鄉縣城東小學位於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深柳鎮,是壹所公辦的中心校,共有學生1950人,老師98名。學校原有的電腦教室已經使用超過10年,大部分電腦已經無法正常使用。而學校自三年級開始開展的電腦課由於缺乏設備的支持,壹直只能以理論課的形式為孩子們授課,大大影響了孩子們學習計算機這門需要實踐操作的課程。相信有了這個電腦教室之後,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電腦壹定能成為孩子們學習和生活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