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 |
本基金將採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主動投資管理策略,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貫穿於資產配置、行業細分、公司價值評估以及組合風險管理全過程中。 大類資產配置策略 本基金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大類資產配置,根據對宏觀經濟、市場面、政策面等因素進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研究,確定組合中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比例。 本基金主要考慮的因素為: 1、宏觀經濟指標,包括GDP增長率、工業增加值、PPI、CPI、市場利率變化、貨幣供應量、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貿易資料等,以判斷當前所處的經濟週期階段; 2、市場方面指標,包括股票及債券市場的漲跌及預期收益率、市場整體估值水準及與國外市場的比較、市場資金供求關係及其變化; 3、政策因素,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資本市場相關政策等; 4、行業因素,包括相關行業所處的週期階段、行業政策扶持情況等。 通過對以上各種因素的分析,結合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研判經濟的發展趨勢,並在嚴格控制投資組合風險的前提下,確定或調整投資組合中大類資產的比例。 股票投資策略 1、個股投資策略 本基金主要採取“自下而上”的選股策略,依據約定的投資範圍,在有效控制風險前提下,爭取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增值。 本基金堅持以長期視角進行選股,重點關注企業遠期價值的貼現值占企業總價值比重,這也是本基金專注於“長期”投資理念的立足之處。本基金通過均衡行業配置,把握產業變遷趨勢,關注板塊龍頭與細分行業龍頭,將各行業的長期發展空間、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競爭壁壘等要素作為長期選股的基礎。本基金將企業利潤的持續增長能力作為選股的重要考量因素,可持續的利潤增長是企業價值長期增長的堅實基礎。 在此過程中,本基金管理人將應用定量和定性分析來判斷個股的投資價值: (1)定量分析 通過對同行業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或營業利潤進行比較,精選出具有成長性的目標公司。本基金主要投資於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目標公司: 1)過去兩年營業收入或營業利潤增速排名全部上市公司的前50%; 2)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或近一年研發費用增長率在全部上市公司中的排名需在前50%。 基金管理人自本基金成立後每年對前述定量指標進行篩選。在前後兩次調整排序期間對於未被納入最近一次排序範圍的新股,如果也滿足以上指標,也可納入本基金考察的成長型股票。 (2)定性分析 1)行業週期(公司成長的環境)。企業所在行業處於滲透率快速提升的導入期,穩定發展期、成熟期前期或者正從衰退中復蘇; 2)市場容量(公司成長的空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所在的潛在市場空間較大且需求持續增長,或持續通過創新開闢新的市場空間; 3)行業壁壘(公司成長的保障)。企業市場競爭格局相對比較分散和企業競爭有一定壁壘優勢,跨行業競爭者面臨一定準入門檻; 4)生產銷售優勢(公司成長的加速度)。企業在資源配置、產能擴張、銷售網路、銷售能力、市場知名度和品牌效應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管道門檻較高,企業借此優勢可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 5)技術因素(公司成長的原動力)。企業的技術儲備豐富,產品線佈局未來五年能見度高,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占比較高,企業在產品開發、技術進步、專利儲備等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 6)制度因素(公司成長的最終解釋力)。企業管理能力優秀,管理制度健全兼具創新性,內部治理結構完善; 7)並購因素(公司成長的全新推動力)。企業所在行業存在整合機會,存在潛在發生重組、收購、兼併的可能性或機會,並可能明顯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 8)發達國家映射(公司成長的海外參照)。企業所在行業在發達國家有同類型企業,有相對成熟的經營管理模式,未來有機會持續借鑒海外發達國家企業經驗建立競爭優勢。 2、港股通標的股票投資策略 本基金可通過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投資於香港股票市場。本基金將自下而上精選基本面健康、具有估值優勢的港股通標的股票納入本基金的股票投資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