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南商動態
  • 叩進博之窗,行開放之路。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於2024年11月5日-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南洋商業銀行(簡稱“南商”)連續第七年赴進博之約。   本屆進博會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後舉辦的重大經濟外交活動,不僅有助於世界瞭解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與廣度,也為各方來客提供了全新的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對於南商這家與新中國同齡的紅色外資銀行而言,更是意義非凡。   與國共進七十五載 “紅色”外資別樣風采
    2024年是南洋商業銀行成立75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七十五載赤心如炬,與國共進綺夢同圓。自1949年至今,新中國走過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七十五年壯闊歷程。而與共和國同齡的南商也走過了從誕生到登陸,從擴張到融合,從紮根到轉型的七十五載非凡歲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南商都致力於發揮紅色港資銀行的橋樑紐帶作用,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後的金融創新,乃至中國“入世”後的金融大開放提供了有益的嘗試、創新的範式。可以說,內地金融市場的開放之門每放寬一些,南商的步伐都會迅速跟上。“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也是貫穿七屆進博會的靈魂所在。開館首日,南商展臺播放了一條展示南商與新中國同向共行之歷程的短片,回應著“進博”二字背後,中國堅定不移捍衛開放合作,與世界攜手共進而上的題中之義。
    特設公益專區 詮釋“人文進博”內涵
    本屆進博除了參展企業數量達到歷史新高,人文交流活動展示面積也創下了歷屆之最。進博會不僅是創造合作機遇的平臺,更是展示人文價值的舞臺。南商一直以來致力於做好香港與內地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樑紐帶角色,本次展區規劃上也充分展示了自身作為“紅色港資”銀行所獨有的人文風采,除了展示七載“公益之路”,還展出了一批母公司中國信達定點幫扶企業的特色工藝品、農產品。
      一直以來,南商中國積極履踐社會責任,除了積極回應中國信達做好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方面的工作,還落地了一系列攜愛同行、融愛於教的公益項目。去年,南商中國推出“竹蜻蜓計畫”公益品牌,為甘肅省困境女高中生帶來分段階梯式的資金援助,今年更是發起“一對一”結對服務和“點亮竹蜻蜓之夢”心願清單認領活動,成為外資銀行開展教育公益事業的新範式。   共享進博展臺 共話行業發展未來
    為充分支持實體企業共享進博機遇,本次南商展臺繼續開闢客戶共享專區,支持企業客戶共享南商展臺,展示企業產品,共乘進博會貿易平臺“東風”。此舉吸引到眾多企業客戶踴躍參展,東陽光集團、西礦集團、森大集團、國希集團、桐暉藥業、中科進出口等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帶來了各類企業宣傳產品和特色商品,于南商客戶共享區展示。此外,進博期間,各地客戶在南商展臺帶來了多場小型講座及推介會。第一產業集團帶來“共話倉儲物流發展機遇”主題沙龍,森大集團與現場觀眾分享了“從非洲市場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行業經驗,海南空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于南商展臺舉辦海南自貿港臨空產業推介會。
      深耕跨境金融 堅守外資銀行初心
    2024年適逢跨境人民幣業務揚帆起航的第十五個年頭,這一里程碑式的時刻在進博舞臺上被賦予特殊意義,南商此次也開闢了跨境金融服務展區,展示對跨境集團、外貿類中小企業、個人投資者等不同客群的跨境金融服務。
      近年來,南結合我國與RCEP、“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特點,在大宗商品貿易、先進製造業出海等關鍵領域,向境內外企業提供了一系列人民幣計價結算、貿易融資、境外貸款等跨境金融服務。這些服務不僅精准對接了企業的實際需求,也有力推動了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廣泛應用。同時,南商還大力推廣跨境資金池等創新產品服務,以滿足企業跨境人民幣的靈活調用需求,進一步提升了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便捷性和靈活性。零售業務方面,南商發揮香港與內地一體化經營優勢,憑藉“跨境理財互認”、“雙RM”(內地與香港雙投顧)等服務機制,讓個人投資者能夠便捷地完成跨市場、跨幣種、跨資產類別的多元化資產配置。
    “進”而有為,“博”采眾長。從進博會的“頭回客”到“回頭客”,再到“常駐客”,南商作為七屆進博“全勤生”,展區規劃與展臺活動愈加豐富,通過共享展臺空間、共話行業發展等方式,與到場的客戶來賓一同奏響“美美與共”華章。未來,南商也將繼續發揮外資銀行專業優勢,堅守人民金融鮮亮底色,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中心任務,為境內市場主體提供國際結算、貿易融資、跨境擔保等一體化金融服務方案,積極推動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走向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