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南商動態
  • 一年前,2020年5月30日,一家與生俱來攜有紅色基因的港資銀行——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商(中國)”],落子荊楚大地,開立武漢分行,成為新冠疫情爆發後第一家落戶武漢的銀行,也成為湖北省2020年首家獲得外資金融機構營業執照的企業。一年來,南商(中國)武漢分行堅持深耕本土,為疫後武漢重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也回應了國家提出的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鋪設綠色通道,主動讓利醫療物流行業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創新服務方式開具備用信用證為企業發債提供增信……
    而南商(中國)武漢分行成立一周年之際,也是南商加入中國信達集團的五周年紀念日。南洋商業銀行由莊世平先生創辦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中國信達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浪潮下應運而生,雖生於不同時代、立足中港兩岸,但可謂一脈同源,使命與共。重溫來路,勇拓新篇。南商(中國)業務加速轉型、格局日益豐滿,在打造區域化競爭優勢、構建多元化金融市場體系的同時,秉承初心,不忘使命,讓自身發展與民族命運、國家戰略休戚相關,不斷延續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弘揚。
      首開先河,書寫中國金融業發展歷史諸多第一
    南商始終秉承“做最瞭解中國人的外資銀行”之初心,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在新中國金融業發展史上不斷書寫多個“第一”列傳的同時,不斷深耕內地,銳意拓展,改革轉型:

    1949年,成為港澳地區第一家同新中國建立金融業務往來的銀行。
    1982年,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家外資銀行分行。
    1988年,回應國家號召,支援特區建設,落戶海口,到90年代後,在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設立分行,廣州分行、大連分行先後紮根。
    進入21世紀,緊跟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長三角一體化等等國家戰略,南商銀行邁著穩健的步伐,挺進腹地,在重點城市紮根,開設分行、支行。
    2001年,隨著中國加入WTO,金融業開放步伐加速,南商銀行得以更加深入地融入中國市場,獲得飛躍式發展。
    2007年,內地分支機搆改制,成立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為第一批在內地設立法人機構的外資銀行,在龐大而繁榮的內地金融市場不斷磨合與競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南商的每一次歷史性轉折,都與新中國經濟建設同頻共振,為國家戰略需求、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服務。
      深化改革轉型,增添業務新動能
    2016年5月30日,在南洋商業銀行的歷史寫下了重墨濃彩的一筆,中國信達與中國銀行在香港聯合舉辦南洋商業銀行股權交割儀式。自此,南商正式成為中國信達的一員,全新的身份意味著巨大的變革和挑戰,同時也象徵著更好的機遇和發展。

    五年來,南商(中國)依託中國信達綜合金融服務功能和全國性網路,不斷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協同優勢、專業優勢以及兩地平臺一體化的跨境業務特色,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準,運用離在岸一體化的經營優勢,為重大專案提供資金和金融服務,在跨境金融、境外融資、離岸市場等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南商在客戶、產品、管道、風控等方面融入信達,形成國有資本與外資銀行融合協同、互相聯動的良性迴圈,成為信達金融版圖中的重要部分,為中國信達的發展增添了新動能,實現了“1+1>2”的高效協同。
      傳承紅色薪火,擘畫時代篇章
    加入中國信達的這五年來,南商(中國)始終不忘初心,恪守本源,牢記自己的紅色血脈,于2019年成立南商中國黨委,成為在華41家法人銀行中第一家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設立黨委的外資銀行,圍繞中國信達黨委“圍繞經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党建思路,南商(中國)深化統籌,扎實推進黨建工作與經營發展的有機統一。一方面強化了銀行以金融助力實體的責任擔當落實情況。一方面也通過黨風廉政建設切實防範各類風險,確保穩健發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交織,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的形勢下,南商中國黨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銀保監會黨委以及信達黨委決策部署,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小微、民營企業紓困解難,將黨建與業務融合實現高品質發展化作行動自覺。逆勢而上顯擔當,南商(中國)武漢分行經過了緊鑼密鼓籌備,成為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首家落戶武漢的銀行。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鬥進軍的開局之年,作為唯一一家設有黨委的外資銀行,南商(中國)將積極順應並緊密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優勢,進一步推進戰略轉型,打造自身業務特色,依託“差異化、區域化、數位化”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中心任務,銳意進取,實現快速健康發展,揚帆聚力築南商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