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商(中國)”)上海分行行長余曉方一行訪問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初步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意向。
余曉方介紹,南商(中國)自成立以來不斷在國內設立分支機搆,擴大業務拓展領域,截止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汕頭、青島、杭州、無錫、成都、南寧、海口、大連、蘇州、合肥和武漢均設37家分支機搆,其中武漢分行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在當地開設的第一家外資銀行。南商(中國)以“服務專業,區域最佳”為願景,以改革促創新、以專業促效益,力爭通過做強專業、做優特色,形成核心競爭力。在加入信達集團後,依託綜合金融集團的協同運營,以企業金融服務為重點,以資管業務和財富管理為亮點,以金融同業業務為支點,以跨境金融服務為特點,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市場上領先的商業銀行。
余曉方表示,南洋商業銀行在香港是一家歷史厚重、品牌響亮的銀行,具有跨境協同優勢,在境外融資、離岸市場、跨境金融等領域具有顯著優勢。當前國際能源格局風雲變幻,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國家級、國際化的能源交易平臺,南商(中國)上海分行願為交易中心“走出去”提供全面的金融配套服務,希望雙方加強交流互動,開展積極深入的合作,共同構建美好的發展前景。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中國金融資訊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葉國標表示,當前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居高難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和消費國。但在全球油氣定價、市場規則制定方面,尚缺少話語權和影響力。交易中心作為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承載著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目前正在著力增加交易品種、擴大交易規模、增強交易功能。希望南商(中國)凸顯母行地處香港的區位優勢,與交易中心形成深入的全方位合作,助力交易中心在國際能源市場發出中國聲音、形成中國價格。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和中國金融資訊中心也將充分發揮自身政策、資源、管道、平臺等綜合優勢,在黨建聯建、品牌傳播、資訊發佈、市場拓展、平臺對接、資源分享等方面,與南商(中國)上海分行深度合作,構建和擴大能源+金融生態圈、朋友圈,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陳立楠,自貿區支行公司銀行部副總經理何文豪,公司銀行部產品經理張素描,自貿區支行公司銀行部高級客戶經理張敏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王春鵬,副總經理曹為民,總經理助理奚煒;中國金融資訊中心總裁張鳳明,黨委委員、董事齊劼人,總裁助理張超等相關同志出席座談。
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源自香港,是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其全資附屬機構——南洋商業銀行全資擁有的內地外商獨資商業銀行,成為中國信達集團打造跨境綜合金融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於1999年4月,是經國務院批准,為有效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推動國有銀行和企業改革發展而成立的首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2010年6月,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整體改制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商”)於1982年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第一間內地分行,為香港和內地的客戶提供跨境金融服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家在內地經營的外資銀行。2007年12月4日,南商將其在內地的分支行改制為外商獨資商業銀行,成立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南商(中國)總部設於上海,目前在國內各大城市設有分支機搆,為客戶提供全面優質的銀行服務。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直接指導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成立,2015年7月1日試運行,2016年11月 26日正式運行。交易中心由十家股東單位組成:新華社、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申能集團、北京燃氣、新奧能源、中國燃氣、港華燃氣、中國華能,註冊資本金10億元,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國內合資)。2019年,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天然氣雙邊交易量突破800億立方米,保持亞太地區最大天然氣現貨交易平臺的地位。